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

布施:怎麼用錢來讓你自己快樂呢?花在別人身上。

目前還沒有中文字幕,但是再過一陣子應該會有人加字幕。

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

還不想要念佛或打坐?算你幸福,還有別的法門。

還不想要念佛或打坐?算你幸福,還有別的法門。

如四無量心(慈心、悲心、喜心、捨心)

如四攝法 (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)

如六波羅密 (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)

分析飲酒戒:可以喝酒嗎?可以喝酒念戒嗎?

《未曾有因緣經》云:
國王太子。名曰祇陀。聞佛所說。十善道法。因緣果報。無有窮盡。長跪叉手。白天尊曰。佛昔令我。受持五戒。今欲還捨受十善法。所以者何。五戒法中。酒戒難持。畏得罪故。世尊告曰。汝飲酒時。為何惡耶。祇陀白佛。國中豪強。時時相率。齎持酒食。共相娛樂。以致歡樂。自無惡也。何以故。得酒念戒。無放逸故。是故飲酒。不行惡也。佛言善哉善哉。祇陀汝今已得智慧方便。若世間人。能如汝者。終身飲酒。有何惡哉。如是行者。乃應生福。無有罪也。夫人行善。凡有二種。一者有漏。二者無漏。有漏善者。常受人天快樂果報。無漏善者。度生死苦。涅槃果報。若人飲酒。不起惡業歡喜心故。不起煩惱。善心因緣。受善果報。汝持五戒。何有失乎。飲酒念戒。益增其福。先持五戒。今受十善。功德倍勝十善報也。時波斯匿王白言。世尊。如佛所說。心歡喜時。不起惡業。名有漏善者。是事不然。何以故。人飲酒時。心則歡喜。歡喜心故。不起煩惱。無煩惱故。不行惱害。不害物故。三業清淨。清淨之道。即無漏業。
ㄟˊ?是嗎?喝酒念戒、「何有失乎」?你回答之前先考慮:你哪一次喝酒就會想要「得酒念戒。無放逸」?好累吧,比沒有喝酒念戒不斷還要累。再來,算你想要試試看喝酒念戒,請問,你不喝酒,不斷地念戒,作的到嗎?而還硬要挑釁喝酒念戒?汝足厲害,ㄏㄛˋ?

其實,不用否認,飲酒開心、喝不多、喝酒行善也還好,沒那麼嚴重,喝酒吵亂、太常喝、喝過頭才比舊嚴重。但是怎麼喝酒還是會導致身體受傷。 《梵網經菩薩戒略疏》曰:
酒是迷人毒藥。現則敗事危身。後則喪失慧命。大士專以利物惟心。令生智慧。故自飲犯輕。貨賣犯重也。」
再來,請注意到經文的上下文,祇陀太子是因為工作的關係,而不敢拒絕要跟他喝的人,但是他並沒有喝過頭,也不會貪心的追酒,不會自己找機會喝,也不會去pub找朋友喝。一般人,應該包括我們大家,容易喝超過,容易追酒(必定增加貪心的因果),絕對不會飲酒維持正念。喝酒也容易講話講多了(妄語必定多了)。我們一般人很不太可能學祇陀太子學得會。

想戒酒或是已經戒酒的人,你們應該自己都很清楚,出去找朋友還是會有人鼓勵你跟他乾杯,你也有可能怕你多多少少會不好意思拒絕,你又可能因為怕未來會破戒而不太敢說你要戒酒。其實,一般的人,很尊重戒酒的人,你輕暖的拒絕跟他喝,不會給他沒面子,反而有可能會讓他想要自己喝少一點。你也不一定要說你「戒酒了」,你說「不喜歡喝」抑或「最近喝酒不太舒服」,也沒問題。同樣的,最好不要排除喝酒的人,不要「嗔」(嗔恚無忍)。不要因你不開心而導致人家不舒服。

還是有人會想要看上面的經文而輕視喝酒報應。請參考《歸戒要集》
若受不飲酒戒者。一切能醉人之酒。乃至不得以草頭滴著口中。酒是放逸根本。能犯四戒。如大方便經云昔迦葉佛時。有優婆塞。由飲酒故。盜他雞殺。婬他妻。他人來問時。答言不作。便犯妄語。亦能造四逆。唯不能破僧。毗婆沙論云。有一鄔波索迦。稟性仁賢。受持五戒。專精不犯。後於一時。為渴所逼。見一器中。有酒如水。遂取飲之。爾時便犯酒戒。時有鄰雞來入其舍。盜殺而噉。復犯殺盜二戒。鄰女尋雞來入其室。強逼交通。復犯邪行戒。鄰家告官。訊問拒諱。復犯誑語戒。如是五戒。皆由酒犯。沙彌尼戒經云。不得飲酒。不得嗜酒。不得嘗酒。酒有三十六失。失道破家。危身喪命。皆悉由之。牽東引西。持南著北。不能諷經。不敬三寶。輕易師友。不孝父母。心閉意塞。世世愚癡。不值大道。其心無識。故不飲酒。欲離五陰。五欲。五蓋。得五神通。得度五道。故不飲酒。...
優婆塞戒經云。或言更有無量極重之法。過去諸佛。何緣不制。而制於酒。善男子。因於飲酒。慚愧心壞。於三惡道不生怖畏。以是因緣。則不能受餘四戒。是故過去諸佛。制不聽飲。或言如來已說。酒多過失。何故不在五戒初說。是義不然。何以故。如是酒戒。名為遮重。不名性重。如來先制性重之戒。後制遮重。又如來了了知諸法性。是故制之。
再參考 《梵網經菩薩戒略疏》:
○第五酤酒戒。
酤是買賣。或自釀賣。或買回貨賣也。酒是迷人毒藥。現則敗事危身。後則喪失慧命。大士專以利物惟心。令生智慧。故自飲犯輕。貨賣犯重也。若佛子。自酤酒。教人酤酒。酤酒因。酤酒緣。酤酒法。酤酒業。自酤是親為。教人是令他為我賣。以利歸己。同犯重。若教他自賣。罪輕。然大士以度生為本。利雖歸彼。而傷身喪慧事同。亦應犯重。以顛倒眾生心結罪。非為利故結也。
喝酒還可以學佛持戒嗎?當然還可以。《歸戒要集》云:
善男子。如來說優婆塞。或有一分。或有少分。或有無分。或有多分。或有滿分。若優婆塞受三歸已。不受五戒。是名優婆塞。若受三歸。受持一戒。是名一分。受三歸已。受持二戒。是名少分。若受三歸。受持二戒已。若破一戒。是名無分。若受三歸。受持四戒。是名多分。若受三歸。受持五戒。是名滿分。故智度論云。戒有五種。始從不殺。終至不飲酒。若受一戒。名一分優婆塞。若受二戒。名少分優婆塞。若受三戒。名半分優婆塞。若受四戒。名多分優婆塞。若受五戒。名滿分優婆塞。汝今欲受何分。當隨意說。
另,《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之優波離會第二十四云:
佛言。舍利弗。一切菩薩有二犯戒。何等為二。一者瞋相應犯。二者癡相應犯。如是二犯名大破戒。舍利弗。因貪犯者。為過微細難可捨離。因瞋犯者。為過麁重易可捨離。因癡犯者。為過深重復難捨離。所以者何。貪結能為諸有種子。生死蔓莚連持不絕。以是義故微細難斷。因瞋犯者。墮於惡趣可速除斷。因癡犯者。當墮八種大地獄中難可解脫。...  
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言。若諸菩薩修行大乘如恒沙劫。貪心相應而犯戒者。其罪尚輕。若一瞋心而犯於戒。其罪甚重。何以故。因貪犯戒攝受眾生。因瞋犯戒棄捨眾生。優波離。所有諸結能攝眾生。菩薩於此不應生畏。所有諸結能捨眾生。菩薩於此應生怖畏。優波離。如佛所說。貪欲難捨為過微細。瞋恚易捨為過麁重。癡難捨離過復麁重。優波離。於煩惱中。若難捨離小犯之罪。是諸菩薩應當堪忍。若易捨離大犯之罪。如是煩惱。乃至夢中不應忍受。以是義故。大乘之人因貪犯戒。我說是人不名為犯。因瞋犯戒為大犯戒。名大過患。名大墮落。於佛法中是大留難。優波離。若諸菩薩於毘尼中無善方便。貪相應犯便生怖畏。瞋相應犯不生怖畏。若諸菩薩於毘尼中有善方便。貪相應犯不生怖畏。瞋相應犯生大怖畏。

回:學佛法幹嘛?學佛法的好處、善報

學佛,不是為了一直不斷的很開心(世間無常,並無所謂的不斷的心情)。學佛,不會心無痛(同心就是會心痛);一些痛苦是無法脫離的。四禪以及「特別的經驗」,也不是學佛的目的。

但是學佛,可給我們機會更清楚的瞭解色受想行識的空性,可給我們機會以平常心來面對天天遇到的煩惱,可讓我們的痛苦減少一點。怎麼說呢?一般來講,我們遇到困難時,就會自己想很多,自己就會製造更多痛苦煩惱;習慣正念就不會製造那麼多痛苦。南傳有名的經文《箭經》云:
佛告諸比丘。諦聽。善思。當為汝說。諸比丘。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。增諸苦痛。乃至奪命。愁憂稱怨。啼哭號呼。心生狂亂。當於爾時。增長二受。若身受.若心受。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。極生苦痛。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。增長二受。身受.心受。極生苦痛。所以者何。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。於諸五欲生樂受觸。受五欲樂。受五欲樂故。為貪使所使。苦受觸故。則生瞋恚。生瞋恚故。為恚使所使。於此二受。若集.若滅.若味.若患.若離不如實知。不如實知故。生不苦不樂受。為癡使所使。為樂受所繫終不離。苦受所繫終不離。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。云何繫。謂為貪.恚.癡所繫。為生.老.病.死.憂.悲.惱.苦所繫。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。大苦逼迫。乃至奪命。不起憂悲稱怨.啼哭號呼.心亂發狂。當於爾時。唯生一受。所謂身受。不生心受。譬如士夫被一毒箭。不被第二毒箭。當於爾時。唯生一受。所謂身受。不生心受。為樂受觸。不染欲樂。不染欲樂故。於彼樂受。貪使不使。於苦觸受不生瞋恚。不生瞋恚故。恚使不使。於彼二使。集.滅.味.患.離如實知。如實知故。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。於彼樂受解脫不繫。苦受.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。於何不繫。謂貪.恚.癡不繫。生.老.病.死.憂.悲.惱.苦不繫。 爾時。世尊即說偈言。
多聞於苦樂  非不受覺知
彼於凡夫人  其實大有聞
樂受不放逸  苦觸不增憂
苦樂二俱捨  不順亦不違
比丘勤方便  正智不傾動
於此一切受  黠慧能了知
了知諸受故  現法盡諸漏
身死不墮數  永處般涅槃
這個經文,鼓勵你看幾遍。你自己要多關注,你煩惱時,有幾分痛苦來自於別人的行為,有幾分痛苦來自於自己頭腦裡面的重演、妄想、偏心。

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

漂流

"There really is such a thing as a broken heart. Now I know."

My wife on the death of her aunt. Bless her. 

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

大沙門教義如是

由因素而生之法
如來已教導其源
說其生又道其滅
大沙門教義如是
(阿牛譯)

ये धर्मा हेतु प्रभवा
हेतुं तेषां तथागतः ह्यवदत्
तेषां च यो निरोध
एवं वादी महाश्रमणः

Ye dharmā hetu prabhavā
Hetuṃ teṣāṃ tathāgataḥ hyavadat
teṣāṃ ca yo nirodha
evaṃ vādī mahāśramaṇaḥ
Mahavagga I.23.5

Of those things that arise from a cause,
The Tathāgata has told the cause,
And also what their cessation is:
This is the doctrine of the Great Recluse.

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

回:甚麼叫邪淫?邪淫定義、自威(手淫)、同性戀性行為等議題

第三戒者,不邪淫耶。何為「邪淫」?

南傳的Cunda Kammaraputta Sutta [英譯],即為北傳的《淳陀經》云:
行諸邪婬。若父母.兄弟.姊妹.夫主.親族。乃至授花鬘者。如是等護。以力強干。不離邪婬。 
以此相當古老的經文為標準的話,有很多婚外的性關係不會導致邪淫的果報。男女朋友可以作嗎?看其中一個是不是靠爸媽的錢來活抑或住在他們家。嫖者,較有爭議性。同性戀的性行為,離邪婬。自慰者亦離邪婬。

北傳三藏後來有出現多幾個解釋,都比《淳陀經》定的標準還要嚴格一點,如《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》
邪淫者。若女人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。若犯者是名邪淫。若有雖不守護。以法為守。云何法守。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。是名法守。若以力若以財若誘誑。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兒非道乃至以華鬘與淫女為要。如是犯者。名為邪淫。如是種種不作名為不邪淫。
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曰:
三不邪淫(非己妻妾。妄生淫欲。名為邪淫。此戒感來世得妻妾貞良。父慈子孝。眷屬六親和合之報)。
離邪婬的性行為,一定好嗎?當然不一定。其實,不用靠經文;用想的就知道,以成實、大方的態度來面對日常生活,就有善報。你如果需要分析甚麼樣子的性行為才算「邪淫」的,那就考慮一下,這個性行為有可能會帶來哪一些後果?若會害人、害己,該算邪淫的。

邪淫有何惡報?

《在家律要廣集》曰:
善男子。若復有人。樂為邪淫。是人不能護自他身。一切眾生。見皆生疑。所作之事。妄語在先。於一切時。常受苦惱。心常散亂。不能修善。喜失財物。所有妻子。心不戀慕。壽命短促。是名邪淫現在惡果。

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

回:『以戒為師』,這句話是不錯的?

版主為名的佛弟子於99/10/23(09:36)發表
看到樓下「還原佛陀本來的真實面目」題目,談到『以戒為師』....
『以戒為師』,這句話是不錯的?但到底什麼叫『以戒為師』呢?或
者說什麼是『戒』呢?希望大家多探討探討。因為,現在佛教內有些
『以戒為師』的人,給人的感覺,都像是怪人,非這樣不可!非那樣
不可!給別人或護法者不少的困擾!他卻不覺得不對。
還有,『以戒為師』真是原始佛說嗎?佛教內也有『以法為師』之
說。哪一種對呢?
另外,佛教根本修行原理是:『戒、定、慧』。那為什麼不以『戒、
定、慧』為師?卻只要以『戒』為師呢?以『戒、定、慧』為師,是
否會勝過以『戒』為師?因為,有『定』必然有助於『戒』的守持,
有『慧』更是有助於『戒』的守持。不是嗎?
大家談談 
:『以戒為師』,這句話是不錯的?
:『以戒為師』沒有錯,但是嚴格來講,漢譯佛經沒有出現這四個字。

:但到底什麼叫『以戒為師』呢?
:這是個關鍵的問題,問得好。佛自己把他的教訓叫做「法戒」(巴利文:dhamma-vinaya、dhammavinaye)。南傳、北傳、藏傳等佛教派系都常看到「法戒」這兩個字。「法戒」這個詞常出現於南傳的經文理,至少出現  。北傳的《善見律毘婆沙迦葉復念:『佛在世時語阿難:「我涅槃後,所說法戒即汝大師。」是故我今當演此法。』西藏的甘珠爾(藏文:བཀའ་འགྱུར)也有不少經文專門講戒律。

:或者說什麼是『戒』呢?
:戒有分類。釋迦摩尼佛身邊的弟子以出家人為主;因此他常常講到出家弟子的戒律。並不是說佛沒有跟居士交流。反而相反—佛在靠在家弟子做他的每一道餐,也自然地會跟他們講佛法,這樣出家人也才有可能變多了,對吧。

在家弟子、出家弟子持不同的戒。出家人要持的戒律,有的持十戒,有的持幾百個;在家弟子不一樣,有的持五戒優婆塞,有的在六齋時持八關齋戒。北傳又提到菩薩戒;藏傳再加個三摩耶戒

南北藏傳佛教都鼓勵大家持五戒,沒辦法持五戒的話,北傳鼓勵你看看你能夠持幾個,就持幾個。《歸戒要集》曰:
善男子。如來說優婆塞。或有一分。或有少分。或有無分。或有多分。或有滿分。若優婆塞受三歸已。不受五戒。是名優婆塞。若受三歸。受持一戒。是名一分。受三歸已。受持二戒。是名少分。若受三歸。受持二戒已。若破一戒。是名無分。若受三歸。受持四戒。是名多分。若受三歸。受持五戒。是名滿分。故智度論云。戒有五種。始從不殺。終至不飲酒。若受一戒。名一分優婆塞。若受二戒。名少分優婆塞。若受三戒。名半分優婆塞。若受四戒。名多分優婆塞。若受五戒。名滿分優婆塞。汝今欲受何分。當隨意說。
除非戒律之外,佛針對在家弟子的生活方式有幾個建議,如不要賣酒,別亂花錢等。南傳這種經文;北傳也有,如《善生經》

說道:現在佛教內有些『以戒為師』的人,給人的感覺,都像是怪人,非這樣不可!非那樣不可!給別人或護法者不少的困擾!

回道:認同你的感覺,但是鼓勵你調查自己的心,看看你是否因為感到你「不想要」、「不需要」等感覺,而不想持戒?大部分的人心理多多少少會反抗持戒,是因為我們很愛爽,很不容易發攝心。我們很不容易接受無常、苦、空的事實。我們多多少少可以認同世間無常的道理,但是因為「我著」而好不容易實行無常的道理。

戒值得持嗎?看你從甚麼角度來看。如果你深入地瞭解到你這個人身有多難得,你比較有可能會認同持戒的好處。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曰:
佛言:人有二十難。貧窮布施難,豪貴學道難,棄命必死難,得睹佛經難,生值佛世難,忍色忍欲難,見好不求難,被辱不瞋難,有勢不臨難,觸事無心難,廣學博究難,除滅我慢難,不輕未學難,心行平等難,不說是非難,會善知識難,見性學道難,隨化度人難,睹境不動難,善解方便難。
又曰:
佛言:人離惡道,得為人難。既得為人,去女即男難。既得為男,六根完具難。六根既具,生中國難。既生中國,值佛世難。既值佛世,遇道者難。既得遇道,興信心難。既興信心,發菩提心難。既發菩提心,無修無證難。
《大乘莊嚴經論》曰:
戒有三能。一者能持。由能任持一切功德如大地故。二者能靜。由能止息一切煩惱火熱故。三者無畏。由能不起一切怖憎等諸罪緣起豈畏起諸罪故。
:『以戒為師』真是原始佛說嗎?

:沒有經文,佛法早就消失了;如果要找個比(較舊的)經文還要『原始』的佛教,恐怕不好找。至少我們可以說,佛教那麼早出現「法戒」這個詞,佛法與戒律不好分。僧會大了,戒律多了,是沒錯,但把戒律視成「非正港的佛教」,漠視了太多證據。

:那為什麼不以『戒、 定、慧』為師?卻只要以『戒』為師呢?以『戒、定、慧』為師,是否會勝過以『戒』為師?因為,有『定』必然有助於『戒』的守持, 有『慧』更是有助於『戒』的守持。不是嗎?

:沒辦法持戒,當然還應該要學佛,學怎麼以『戒、 定、慧』來治『貪、嗔、癡』。以四無量心抑或四攝法為你學佛法的主要的法門,這樣也好。念佛也好,禪坐也好;要看你心裡要先學哪一個,到後面再學更多,學得更深。

《大智度論》曰:
亦利益眾生:應以布施攝者,而布施攝之;應以持戒攝者,教令持戒;應以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攝者,教令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而攝取之;乃至應以種種善法攝者,以種種善法而攝取之。
為什麼要特別強調『以戒為師』呢?常聽到的解釋之一,就是說有戒根才能獲定果;有定因,也才有慧果。換言之,佛教居土應該要以戒為師,才最有利於他更快速地得到慧果。《楞嚴經正見》曰:
阿難汝問攝心(至)一切魔事云何發生。阿難下勸持戒。汝問攝心句。即牒前阿難請云。欲攝其心入三摩地。云何令其安立道場。遠諸魔事。於菩提心得無退屈。佛答我毗奈耶中。宣說修行三決定義。所謂攝心為戒。因戒生定。因定發慧。故知定慧從戒生。於是先說四重律儀。以為基本。本既不生。枝葉自無。枝葉。即指餘戒也。身三口四。舉其粗為重。色香味觸。舉其細為小。是為餘戒相也。
另外,持戒的,就是會破戒。有的時候是不小心地破戒,有的時候是很故意地破戒。不應該輕破戒。破戒的話,不用擔心,這沒什麼不正常的,這是無法避免的,只要認真的發願別再破戒,不要煩惱。原諒自己:你怎麼發願別再破戒,還是會破戒。沒關係。懺悔文曰:「往昔所造諸惡業。皆由無始貪嗔癡。從身語意之所生。一切我今皆懺悔。」貪與嗔以癡為根;別因為貪嗔癡的癡,別因為你不了解、不能控制的狀況,而生完全沒有用的煩惱。要對自己展現菩提、慈悲。原諒自己所有犯過的大小罪。先以佛對待一切眾生用的標準來對待自己。這樣做的話,慢慢會往向更好的習慣。這不是說「不要精進」,只是說別讓你所犯的錯來變成障礙。

再考慮:持戒可視為一種布施、一種大方的行為。怎麼說呢?戒殺生,帶給全世界各各眾生一種安全,你就不會殺他,他同樣的不用因為你而怕命。戒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飲酒都一樣;你持戒就把各種各類安全感送給你家人,你同事,你生活中的每一個人。你自己考慮一下,持戒可帶哪一些好處,怎麼會讓你跟你家人,朋友更幸福。自己想像一下。

要特別注意,絕對不要以「持戒」、「不持戒」來製造個「我相」,來取代你現在用的「我相」,反正這堆「我相」都是自己頭腦組合起來、做出來的,都不反映事實;學佛就是要學到「無我」這兩個字的意義。